2024年11月16日至17日,由NPO法人日本汉语教师协会主办的首届“汉语本体研究与汉语教师培训”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日本广岛大学东千田校区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汉语本体研究与教师培训”为主题,汇聚了中日韩三国及其他地区的众多汉语教育专家、学者与硕博研究生,搭建了一个后疫情时代高水平的国际中文教育交流与合作平台。
会议信息概览
主办方: NPO法人日本汉语教师协会
主题: 汉语本体研究与汉语教师培训
会议目的:
1. 提升疫情后国际中文教育质量
2. 增强全球汉语教师交流与合作
3. 推动教育资源与行业信息共享
4. 提高中文教育的专业化水平
时间与地点:
- 日期: 2024年11月16日至17日
- 地点: 日本广岛大学东千田校区
此次研讨会的议程丰富多样,涵盖主旨报告、分科会报告及多场专题讨论。会议主题涉及汉语语言学理论、教学实践、跨文化交流与多元教育创新,为与会者提供了全方位的学术交流机会。
主旨报告:技术与文化双驱动
此次研讨会由卢 涛(广岛大学大学院人间社会科学研究科教授、NPO 法人日本汉语教师协会副会长、日中人文社会科学学会副会长)担任总主持、庆应义塾大学丁雷副教授、千叶大学王维亭讲师、汉协秘书长柳宇星老师(日本大学)轮流担任分科主持。
北京师范大学王立军教授和韩国安养大学宋之贤教授的主旨报告吸引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
王立军教授以“基于汉字属性资源平台的汉字教学策略”为题,展示了由其团队开发的“汉字全息资源应用系统”。该系统融合形、音、义、用、码五维度分析技术,通过数字化工具优化汉字教学资源。报告强调信息技术在现代汉字教学中的潜力,引发与会者热烈讨论。
宋之贤教授的报告题为“如何掌握普通话的发音窍门”。他通过生动的绕口令示例,展示了韵律教学在提高发音灵活性和语言趣味性方面的重要作用。报告指出,母语与第二语言的韵律联系是培养语言敏感度的有效路径,为教学实践提供了新思路。
分科会亮点: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
研讨会的分科会报告涵盖了汉语本体研究与教师培训的多个方向,与会者从理论探讨到实践创新中汲取了丰富的学术养分。
11月16日:汉语本体研究与教学实践
- 偏误分析的汉语本体研究启示 (广岛大学 卢涛教授)
卢涛老师分析了偏误研究在汉语词化与语法化研究中的应用,重点探讨离合动词与介词化现象。这一研究为改进汉语教材设计提供了启发。
-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实践价值(明海大学 于明明)
报告从现代教育视角重新解读陶行知思想的实践意义,指出其对国际中文教育创新的指导价值。
- 庆应义塾女子高中的中文教学案例 (庆应义塾大学 席畅)
席畅老师分享了庆应女子高中中文选修课程的设计理念,并提出提升日本高中中文教学质量的建议,引起日本本土教育者的共鸣。
-从初级到中级汉语的有效衔接:语体转换与教学实践——以广岛大学交际课为例
- 国际中文教育创新问题与解决方案 (武藏野大学 神崎红梅)
由红梅老师分享的多元智能理论(MI理论)成为会议的一个亮点。她从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加德纳教授的教育理念,结合自己的研究,探讨了MI理论在国际双语人才培养中的潜在应用,令与会者耳目一新。红梅老师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与多元智能理论,探讨双语教育中的创新路径,批判性分析了应试教育模式的局限性,提供了富有前瞻性的建议。
多维视角探讨汉字与汉语文化现象
在本次研讨会上,多位学者从不同领域对汉字文化与汉语使用展开了深入研究,呈现了丰富的学术成果。
后疫情时代,印度留学生的汉字学习成为关注热点。秦衍老师(上海大学东京校)通过视频记录与问卷调查,研究了医学留学生在汉字书写中笔顺错误的常见模式及其学习态度。她的研究为改善汉字教学方法提供了数据支持,强调精准教学对提升学习效果的重要性。
鲁昱瑋老师(广岛大学)聚焦汉语亲属称呼的外化现象,分析其在人际交往中的语用功能。研究指出,亲属称呼的外化不仅体现礼貌与尊敬,还能有效拉近交际双方的关系,凸显汉语特有的文化交际策略。
以上研究从汉字形态、文化传承到交际语言学,展现了汉语教育与研究的多维面貌,为国际中文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践启发。
11月17日:汉语教师培训与本土化策略
- 日本汉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研究 (日本大学 柳宇星)
柳宇星老师详细介绍了日本汉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规划。她强调,专业化、规范化与本土化是日本汉语教师培训的三大方向,为推动中日教育交流奠定了基础。
本次会议聚焦国际中文教育的最新发展与实践,涵盖汉语拼音教学、语言教学方法优化及文化传播等多方面内容,展示了学者们的深度研究与教学探索。
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语言交流变革,吴晓林教授(法政大学)提出了基于智能手机和语音输入运用的教师·学生·人工智能“三者互动”教学法,并编制了日语罗马字与汉语拼音对照表,通过比较学习法降低拼音学习难度,帮助学习者克服受其他语言影响而产生的拼音认知和书写错误,优化汉语拼音教学。于此同时,提出拼音学习与汉字四声调学习相结合的思路和解决方案,积极探索有效使用汉语拼音音节表。编制了每个拼音音节对应的四声调常用字,在练习发音的同时,学习汉字词汇。由发音到不同声调汉字的习得,再由单个汉字发音和意思学习扩展到词语认知和会话运用。这一思路不失为一条发音学习向语言运用过渡,彼此结合的有效途径,得到了很多会员的积极参与和讨论。
杨彩虹老师(北海道大学)根据自己的第二外语中文课程的教学实践,介绍了北海道大学的中文教学情况。
北海道大学以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和团队编写教材为基础,采用线下教学与线上CALL课程相结合的模式,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包括语法、口语、文化等,积极探索统一教学大纲和教材使用的优势与挑战。
董雪老师(山东大学)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分析海外本土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提出生态系统对教师成长的关键影响,并构建发展模型,为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和教学环境改善了提供参考路径。
白晓霞老师围绕《国际中文教育文化教学框架》,提出多元化教学法,从文化知识、理解与态度三方面精准传递中国传统节日的历史与当代价值,为中文文化教学提供了实践经验。
这些研究从技术创新、文化传播到教学资源优化,展现了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的多元面貌,为推动中文教育的全球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总结与展望:学术与文化的跨国对话
研讨会内容涵盖了从印度留学生的汉字学习到越南汉语教材的开发,从汉语教师培训到日本北海道大学和庆应义塾高中中文教学的丰富实践,展现了汉语教育在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无限可能性。
此次研讨会采用了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吸引了来自至少18所大学的学者参与。线上会议通过实时互动,与线下研讨形成无缝衔接,使参会者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参与到这一场知识的盛宴中,同时也激发了参会者的热烈讨论,进一步深化了跨国学术交流的意义。
多元交流与文化体验:
学术之外的温暖与感动
会议期间,与会者还参与了多场文化活动,进一步深化了跨国学术交流的意义。
学术之余,广岛街头的文化活动为与会者带来了别样的感动。一位参会者在商店街偶遇街舞比赛,看到不同年龄、不同天赋的舞者通过即兴表演展现自己的阶段性成果时,感慨道:“这不仅是一场比拼,更是一次汇报和切磋,传递着相互激励与共同成长的温暖。”这一场街头文化活动,折射出与会学者在学术研讨中的合作与交流,令人深受启发。
此外,主办方安排的中华料理晚宴更是让身处异国的学者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大家畅谈学术与生活,共同展望未来的合作与发展,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在闭幕式上,NPO法人日本汉语教师协会会长吴川老师总结道:“广岛是一个承载历史与文化记忆的城市,此次学术研讨会在这里举办意义非凡。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平台,让更多人看到国际中文教育的未来,共同推动其专业化与全球化的发展。”
正如一位参会者在总结中提到的:“这不仅是一场学术盛会,更是一场滋养灵魂的文化盛宴。期待在未来能与这些志同道合的同行再度相逢,共同书写更多的汉语教育篇章。”
广岛之恋,从缘起到延续,这不仅是一次国际中文教育的探索,更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深情交流。
期待下一次的学术之旅,再聚广岛,共同推动国际中文教育迈向新的高度。
(报道整理:红梅;邓刘娜)
山本孝子老师与邓刘娜老师(广岛大学)在研讨会上分享了从初级到中级汉语教学衔接的实践经验,重点探讨了语体转换在听说读写译能力提升中的关键作用。她们的研究表明,与其他语言相比,汉语口语与书面语之间的语体差距更大,学习者在实现语体转换时常面临挑战。 报告通过对广岛大学交际课的教学设计分析,提出了教学初级阶段和中级阶段两个阶段的衔接策略。这一教学模式有效弥合了初中级学习阶段的断层,为学生全面提升汉语能力提供了实践参考。
陈孟云老师(云南财经大学)运用文化语言学与图像叙事理论,对汉字“狮”和“龙”的字形来源与语音演变进行了文化考古式探讨。研究从日月神体系中的神灵形象出发,梳理汉字的文化记忆,揭示“狮”与“龙”在汉字文化与历史演变中的深层意义。
周禹吉老师(东京外国语大学) 通过汉语母语者与学习者的语言用例分析,探讨“因为,所以”在因果句中能否省略的条件,明确说明性强弱对连词省略的影响,为汉语学习者作文中连词使用提供了参考。
赵兴老师(云南财经大学)聚焦《诗经》韵律的艺术特征,分析押韵、平仄和节奏对情感表达的作用,展现了诗歌音乐美与情感表现的内在联系,为古典文学教学提供了灵感。
齐春红老师(云南师范大学)通过对越南民间汉语培训机构的调研,揭示教学资源使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中越合作、开发本土化教材和优化数字资源等建议,以推动越南汉语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