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关西华文时报总编专程去奈良采访了著名书画艺术家何成钢,他于1992年取得奈良教育大学美术硕士毕业。 现任奈良艺术短期大学特任教授、亜太艺术研究交流中心美术馆长。
他曾多次荣获国际绘画艺术大奖和多种奖项以及表彰,成为中国著名旅日艺术家。他1995年荣获日本全国绘画大奖、毎日新闻社奖、朝日新闻社奖、中国・土耳其国际优秀艺术家奖。他的作品收藏有日本冈之山美术馆、奈良唐招提寺、奈良元兴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日本大阪总领事馆、古元美术馆、岭南美术馆、宁波天一阁等博物馆。他担任鉴真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奈良県日中友好协会副会长、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文化中国活动和中日友好活动。2015年他作为海外艺术家应邀参加了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北京大学联合主办的海外艺术家高级培训班,访问了北京,甘肃,青海。2019年他被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特聘为中外艺术交流中心书画世界纪行连合会副主席。
在日本历史的奈良时代,日本绘画艺术经历了从模仿中国唐代绘画到形成独特民族风格的重要转变。这个时期,日本画被称为“唐绘”,因为它主要模仿了中国的绘画形式,特别是风俗画。现存的两幅教王护国寺收藏的风俗画《斗鸡图》和《玩球图》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这些画以中国传入的杂技、斗鸡和玩球活动为中心,两侧绘有围观的男女,展现了当时中日文化交流的痕迹。奈良时代的日本绘画,虽然大部分以模仿为主,但已经开始吸收和消化中国绘画艺术,同时将日本人的生活情景和自然风光融入画中。这种转变标志着日本绘画从“唐绘”向“大和绘”的过渡。大和绘,也称为“倭绘”或“和绘”,是日本民族绘画的艺术形式,与唐绘相比,它更加注重反映日本人的生活和精神。

何成钢先先生从留学日本开始到现在执教日本的奈良的艺术大学,一直都生活和工作在奈良,所以他的书画艺术深受奈良画派的影响,并不断推陈出新,深耕于奈良画派。他在接受日本关西华文时报总编采访的时候说:“我的画特点就是小写意,我的小写意更接近写生,大写意上追求讲究泼墨,小写意讲究笔法细腻,这幅我画给日本关西华文时报的小写意画名字叫-云中仙鹤,画有八只丹顶仙鹤,丹顶仙鹤象征健康长寿,借此画祝日本关西华文时报编辑部诸位和广大读者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何成钢先生为日本关西华文时报题写了四个大字“奈良画派”,抒发了他立志把奈良的文化和中国的水墨画结合起来的心中梦想,他还表示:目前不着急于把自己的书画作品投入到拍卖市场的想法,等到将来自己的书画作品更加深邃以及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回暖的时候,再做考虑吧。